第十四章: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(2)

2012-03-09 10:10:25 来源:未知 编辑:jirou001      
扫码添加助教入群

 

 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

  一、进入工作状态

 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,人体的功能能力和工作效率都不能在活动一开始就达到应有的水平,而是在活动后一段时间才逐步提高。这种逐 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人工作状态的过程。

  (一)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学机制和影响因素

  1.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学机制 进入工作状态的过程是人体在 工作中克服惰性的过程。这种惰性包括物理上的和生理上的惰性。生 理惰性主要表现在反射活动和内脏器官活动的惰性上,这是产生进入 工作状态的主要原因。 肌肉活动时,内脏活动具有一定的惰性。其原因是:

  ①支配内脏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的冲动,需经多级皮层下中枢并经多次化学突触传递,中枢延搁延长,才能到达所支配的内脏,故所需时间较长;

  ②植物性神经传导速度也比躯体性神经慢(图12-2);

  

 

  ③对内脏活动起调节作 用的体液调节缓慢而持久。

  2.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

  进入工作状态所需的时间主 要取决于工作性质、工作强度、训练水平、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及其功能 状态。 一般来说,动作越复杂,进入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;运动强度越大,工作过程的功能变化就越显著,进人工作状态的时间就越短。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有助于降低生理惰性,缩短进入工作 状态的时间,所以赛前状态、准备活动和进人工作状态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。

  (二)“极点”和“第二次呼吸”

  由于生理惰性的影响,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肌肉活动的 开始阶段,内脏器官的活动常跟不上运动器官的要求,运动员往往出现 肌肉酸痛、动作缓慢而不协调、全身乏力、呼吸困难、胸部发闷、感觉难 受,甚至想退出比赛等现象,这种状态称为“极点”。 产生“极点”的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, 造成供氧不足。人体在缺氧的条件下运动,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 在肌肉和血液中,刺激神经系统,使调节躯体功能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的 协调关系受到破坏。同时,这些化学物质的刺激还会引起呼吸与循环系统功能失调(如呼吸太快、心动过速、血压太高),进而刺激大脑皮层 引起人体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,致使运动中枢内抑制过程占优势。

  “极点”出现后,应坚持运动,但可稍放慢速度,并有意识地加深呼 吸。这样不久又会出现呼吸均匀自如、动作轻松有力、不适感消失的状 态,这种状态称为“第二次呼吸”。

  “第二次呼吸”出现的原因是:

  随着减慢了肌肉活动的速度,减少了 乳酸的生成,部分乳酸得到清除,植物性和躯体性功能的关系得到协调,内脏活动逐渐适应了肌肉活动的需要,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动力定型 得到恢复,“极点”被克服,人体功能重新开始进入稳定状态。

  二、稳定状态

  在进人工作状态后,人体各种生理惰性逐步被克服.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就达到了——种稳定状态,此时人体的工作效率达到了应有的水平。所谓稳定状态,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人体的功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。图12-3显示了不同强度的练习摄氧量分别在开始运动后1.5 min、2 min和3 min时达到了稳定状态。凡与吸氧量有关的因素(如摄氧量、心搏频率、心输出量、血压等)均可出现稳定状态。稳定状态可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两种。

  

 

  (一)真稳定状态

  在进行时间长但强度不大的周期性运动(超长距离跑和竞走)中,吸氧量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,运动中依靠有氧代谢供能,几乎没有氧债的积累,这时各器官的功能活动水平所处的状态为真稳定状态(图12—4)。这样的运动可以进行较长时间。据国外报道,优秀的耐力运动员 以66%VO2max的强度运动时,可维持8h。

  (二)假稳定状态

  在进行强度大而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(中长距离跑的运动)时,即 使每分钟吸氧量已达到自己极限水平,但仍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,这 种稳定状态称为假稳定状态(图12—5)。这种缺氧状态的运动,因无氧 酵解供能占相当大的比重,故不能持久。


相关推荐

三种人体激素与运动的关系

2016-08-19

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性

2016-04-14

第十二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

2016-02-16

第十三章 儿童少年和体育运动

2016-02-16

第十四章 女子和体育运动

2016-02-16